返回总站
神威”发力,开启超算应用蓝海
发布日期:[2020-03-31 11:16] 作者:admin 打印 】 【 关闭

2019年8月30日新华日报头版

每秒10亿亿次!这是2016年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为全球超算定格的“巅峰时速”。然而,作为数字经济的“牛耳”,超算之争并不止于速度。“开启以应用为导向的‘后超算时代’已经成为新的使命。”13日记者见到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时,他刚下高铁从北京回到无锡,风尘仆仆中不忘第一时间分享喜讯——超算中心、清华共同参与的最新课题成果日前发表在《自然·方法》(Nature·Methods)上,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计算出0.4纳米甚至0.2纳米分辨率的大分子三维结构,破解了蛋白质分子机制的“密码”。

“周一在清华,周二到周五我就在超算中心,这种‘双城’模式已经过了3年,但只要能为超算找到更多应用课题,也很值了!”杨广文说,着眼解决国家重大需求,以人类社会成果为目标,是当前超算应用的关键方向。

2018年5月28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超算,超级计算机连续10次蝉联世界之冠,采用国产芯片的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获得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——戈登·贝尔奖。“这是一代代超算人努力拼搏的结果,现在我们这一代更是赶上了科技发展的好时候。”杨广文说,总书记的鼓励和“点赞”,激励着中心科研人员以时不我待的姿态投身超算事业——要让这台超级计算机,创造出世界一流的成果。

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机房里,记者看到,40台运算机柜整齐排列,不断闪烁着的信号串联起一片“蔚蓝”——海量数据在40960块处理器上,日夜兼程地奔跑着,一步步解开20多个世界级的“算法难题”,为天文气候、生命科学、石油勘探等领域找到完美公式,解出精准答案。“超算是一个国家最尖端制造实力的集成,这台‘国之重器’放在无锡,得到科技部、江苏省、无锡市以及清华大学的共同支持。”杨广文说,上接重大项目,下接民生产业,是这台“重器”的时代使命,也是超算人的奋斗方向。

欣喜于成绩的同时,杨广文也透露出必争朝夕的急迫:从超算发展布局来看,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是有生命周期的,黄金期不过七八年,它的“应用率”决定了我国计算机下一阶段的发展潜能。“超级计算机的性能,以及算力系统的修正,都是通过应用不断完善的。”杨广文介绍,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有超过1000万个计算核心,为它做应用就意味着组织协调1000万个人来同时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。以2017年度的戈登·贝尔奖项目——“全球气候模式的高性能模拟”为例,近20个人的团队前赴后继耗时4年,“爬”完百万行代码,设计了从进程到线程的一整套优化方案,相当于一天模拟完成几年的气象变化,全面提高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减灾防灾能力。

放眼当下,“小型化”已驶上超算应用的关键“赛道”。“小型机与超算使用的是同一款CPU。”国家超算无锡中心相关技术人员介绍,其单芯片性能与整机大致相同。无锡企业远景能源正尝试在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的小型机上,开展全球高分辨率风资源预测和近场高精细度计算流体仿真模拟,为实现风场设计、风机精确选址和风资源高效利用打下坚实基础。“目前‘神威·太湖之光’小型化的性能已突破每台每秒3万次运算,完全可以通过优化‘算法’,降低企业成本,助推转型升级。”杨广文提到,“超算”既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型科学工程计算、气象模拟,也可以在先进制造模拟、证券公司、银行等有高性能、海量数据需求的领域发挥作用。

跑赢“速度”仅仅只是个开始。接下来,还要汇聚数据、培养人才、构筑自主体系下的超算应用生态……以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为圆心,江苏正加快探索建设“超算产业园”,国家“下一代超算”笃实而行,正在路上。

本报记者 王梦然